We use cookies to understand how you use our site and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This includes personalizing content and advertising. By continuing to use our site, you accept our use of Cookies, Privacy Policy Term of use.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446 views • July 27, 2021

美國政府仍計劃大規模發錢 平衡利弊成難題|#新唐人新聞

新唐人新聞
新唐人新聞
在疫情的衝擊下,美國政府史無前例的發放巨額補助金,救濟百姓。但如今疫情已過,經濟重啓,通膨問題加劇,就業增長緩慢,但政府仍在嘗試加大發錢力度,認為能緩解貧困問題,改善就業。 加州州府,本月(7月15日)通過「保障收入」(Guaranteed Income)計畫法案,由納稅人出資,每月最高向個人發放$1000美元,優先考慮孕婦和脫離寄養家庭的年輕人,並且不限制款項用途。總支出$3500萬。 而由加州斯托科頓(Stockton)前市長(Michael Tubbs)發起的「市長保障收入聯盟」(Mayors for a Guaranteed Income)計畫,目前已經有超過50個縣市加入,東到大紐約地區,南到佛州城市,為貧困家庭發錢。(https://www.mayorsforagi.org/) 與此同時,拜登政府也希望推動兒童稅收抵免福利,延長到2025年,最終永久化。 在大批福利刺激下,各行業都出現了招工難的情況。 商業地產銷售 Steven Stein:「對於老年人、殘疾人,或者是病患,應該為他們提供幫助,但我想大部分人或許他們不想工作,但應該是可以工作的。」 紐約市義工 Carmen Matias:「向低收入家庭發錢,是個好主意但不是最好的。」 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今年6月的通膨,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漲幅最高的一年。 國會預算辦公室,本月初公布數據,預估到2021財年末,財政赤字將達到3萬億,較上次預測增長33%。(https://www.cbo.gov/publication/57218) 未來,如何平衡救濟金發放帶來的利弊,可能是政府需要面對的難題。 新唐人記者 宇亭 郭瑞 紐約報導。
Show All
Commen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