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use cookies to understand how you use our site and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This includes personalizing content and advertising. By continuing to use our site, you accept our use of Cookies, Privacy Policy Term of use.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2 views • October 2, 2023

健康生活情報站 不快樂的人 比較愛看電視

健康生活
健康生活
2023年10月2日 每天一看連續劇、政論節目就欲罷不能?連重播時段也不放過?您的生活,是不是很不快樂呢?根據刊登在《社會指標研究期刊》,由馬里蘭大學社會學John Robinson(羅賓遜)教授所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一般人平均每週約有35-40小時的可支配時間,他們分析4000名18-64歲民眾的每日生活安排紀錄之後,發現自覺不快樂的人,平均每週花在看電視的時間將近25小時,比最快樂者的18.9個小時多出5.6個小時。羅賓遜教授認為,看電視雖然可以讓人沉浸在前一天電視的歡樂氣氛中,但不快樂的人也可能更想透過看電視來躲避自身的不快樂。 ▲愈愛看電視真的愈不快樂嗎? 台灣精神科嚴烽彰醫師表示,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樂觀的人多半比較外放熱情,因此,也較愛外出訪友、玩樂等,沒事也要找事做。 而從憂鬱症患者的狀況中也常發現,當憂鬱發作,患者只想待在家裡不出門、只願做靜態活動,一旦症狀解除,從憂鬱解放後就較喜歡外出找朋友,做任何事都顯得有體力,看來快樂或不快樂的行為模式,似乎和上述研究不謀而合。 ▲常看電視真的不好嗎? 研究者表示,從趨勢方面來看,花許多時間看電視似乎隨著全世界經濟不景氣而更加明顯,面對經濟蕭條,在家看電視似乎是最簡單、省事以及省錢,且能夠立刻拋開不愉快的情緒,馬上感到快樂的最佳方法,但實際上,這樣的快樂是短暫又不實際的,無法獲得真正且長久的滿足感。 看電視一旦「上癮」了,過於專注的結果只會讓人變得更加被動,且缺乏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動力,這樣的代價相當大,將讓人因為惡性循環,而陷入長期憂鬱、焦慮等情緒困擾中。因此,嚴烽彰建議民眾看電視應該適可而止,雖然看電視是個不錯的娛樂消遣,但就像上網、飲食一樣,要懂得節制,以免殘害身心。 而電視不只影響智能,更會讓大腦活動無法配合身體的反應,長期下來會使人變得被動,身心無法合一,也易感覺沮喪,另有研究發現,看電視半小時,新陳代謝和活動力都會降低,智力至少減少50%。 人們喜歡用看電視來打發無聊,追根究底是來自於習慣的養成,有些人甚至寧願把每天的空閒時間拿來「陪」電視政論節目或連續劇,也不肯陪家人多講一句話,沉迷電視不僅造成家庭問題、影響親子關係,更讓自己憂鬱、不快樂。 ▲扭轉電視負面影響 嚴烽彰也認為,不能就此而否定了電視的價值,因為根據統計,不看電視的人不見得更快樂,許多深具教育功能的節目,也有許多社會亂象可透過電視傳播傳達社會教育或政令宣導的作用,因此建議利用電視功能,逆轉看電視的負面影響。 ▲變成輔助教材 嚴烽彰建議可多看啟迪新知的節目,例如國家地理頻道、探索頻道等介紹新知的節目,讓電視變成輔助教材,成人也能由看電視增廣見聞。 ▲轉移負面思考 心情不好看電視,反而是件好事,電視可以讓人把負面思考轉移,變成壞情緒的出口;倘若在心情惡劣下沒有發洩的出口,反而會更鑽牛角尖,但也要適可而止,勿為了逃避人群而變成宅男宅女。 ▲當朋友的推手 有些人無法走出不快樂,是因為沒人幫推一把,嚴烽彰建議可把電視當朋友的推手,把陷於負面思想中的朋友帶出去走走,做別的事可轉移焦點,又能提高體力,憂鬱情緒很快就能一掃而過。 ▲藉機會行善最樂 悲觀的人經常以為自己是天下最慘的人,嚴烽彰說,如果實際面允許,可以透過電視的介紹,加入各種義工團體去幫助別人,會更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更多其他精彩話題內容:https://scalloped-capybara-acc.notion.site/Health-Today-718e21949e6245e9b2e4d0acc93ed0e4
Show All
Commen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