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use cookies to understand how you use our site and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This includes personalizing content and advertising. By continuing to use our site, you accept our use of Cookies, Privacy Policy Term of use.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57 views • December 20, 2021

外國投資者對中共政府能否為企業償還外債提供足夠外匯的擔憂日益加劇。

中國房地產行業近期頻傳債務違約。經濟學家程曉農12月17日在自由亞洲電台發表署名評論文章,分析中共外匯儲備的現狀及其背後存在的風險。 文章表示,地產巨頭恒大集團就是中國私營企業的一面鏡子,折射出私企當前的財務困境。而美國的投行和資產管理基金對中國的投資數量非常大,一旦中國企業財務崩盤,美國投資者的資金就將「打水漂」。而華爾街的精英們更擔心的是,在中國企業償還大量外債時,中共政府是否能夠提供足夠的外匯。 中共政府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0月底,中國的外匯儲備總額為3.2176兆美元,而當局現在面臨的總外債近2.7兆美元;同時,外國投資者在中國的直接投資餘額累計已達3.365兆美元,超過了中共的外匯儲備總額。 文章說,長期以來,當中共宣傳政績時,常常炫耀外商在中國的投資,似乎想以此表明中國的經濟前景良好。但其實,外商在中國的投資積累越多,潛在的外商撤資用匯需求就越大。 如果所有外商決定撤資,並決定將其固定資產變現,還要把所有在中國賺得的利潤全部換成外匯拿走,那麼中國的外匯儲備將會變成零,中國的國際收支會破產。 反過來,如果中共政府將外匯儲備用於支付企業外債,那麼外商要想撤資時,在兌換外匯方面就會碰壁。 程曉農把中國外匯儲備這種捉襟見肘的狀況形容為「一女二嫁」。 文章提醒外國投資者,當初外商進入中國市場時,中共笑臉相迎;但外商想離開時,國際格局已變成冷戰年代,中共政府很可能會對撤資的外商「冷臉不理」。而現在,已經有台商抱怨從大陸撤資時換不到外匯了。
Show All
Commen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