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使用cookie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體驗。 這包括個性化內容和廣告。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接受我們對以下內容的使用: Cookies, Privacy Policy Term of use.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58 觀看次數 • March 29, 2022

健康生活情報站 異位性皮膚炎 怎麼降低發作?

健康生活
健康生活
2022年3月28日 異位性皮膚炎雖然透過藥物可以穩定控制,但往往只要一停藥就容易復發,如果兒童難耐強烈的搔癢感,往往會把皮膚抓的鮮血淋淋。台灣小兒過敏免疫科林鼎智醫師表示:「事實上異位性皮膚炎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還有許多日常生活的因素,會影響治療的成效。」 雖然藥物對於控制異位性皮膚炎有很大的重要性,但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的調整,包含飲食、衣物、起居都會大大影響,林鼎智建議若能做到以下幾點,能大幅提升療效。 ▲禁忌食物少食用,降低過敏可能性 輕度病人需避免加工食品,例如:罐頭、零食等,原型食物則視過去病史決定,若曾經吃過後數小時內發生明確過敏,才需限制食用。中重度患者若經藥物治療仍有困擾的症狀,像是嚴重搔癢感,除了加工食品外,需考慮避開「組織胺」含量高的食物如: 1.醃漬類食物:泡菜、醬瓜。 2.煙燻類:火腿、香腸。 3.發酵類:酒、醋、乳酪。 4.帶殼海鮮。 5.堅果類。 6.微波食品。 7.小麥製品。 ▲積極保濕不乾燥,皮膚鎖水量是關鍵 林鼎智解釋:「異位性皮膚炎病人因皮膚保濕因子缺失,導致屏障受損,因此外來刺激物、過敏原、細菌、病毒、黴菌等容易入侵,造成皮膚發炎的機率大幅提高。」 研究顯示:每天擦保濕劑像是乳液、乳霜或油膏兩次以上,能顯著提升皮膚鎖水量,加強皮膚屏障。尤其在洗澡之後五分鐘之內擦上乳液,更能幫助皮膚維持最高含水量,有效預防異位性皮膚炎發作。不過即便皮膚情況已經好轉,仍需勤擦保濕,預防復發。 ▲搔癢感來襲怎麼辦?這些方式有效止癢 異位性皮膚炎皮膚屏障功能有缺陷,導致更嚴重的發炎,讓「癢」的感覺更強烈,加深病人想「抓」的慾望,一抓之下,又導致皮膚完整性被破壞得更嚴重,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積極止癢對於病人尤其重要,應遵照醫囑擦藥,醫師也會視情況給予口服止癢藥物。若突然覺得很癢、癢到受不了,可用乾淨濕毛巾冷敷止癢,取代搔抓,較小的小孩可使用防抓癢衣物、定時修剪指甲。 ▲留意溫、溼度!汗水也算是刺激物 過度乾冷與濕熱都不好,對於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來說室內溫度應維持在攝氏22-24度之間,濕度則維持在50-60%。 另外,衣服建議穿棉質,也要避免毛衣或合成衣物,塑化劑、清潔劑、香料、化學物品都要避免接觸,包括像是游泳池的氯水也會刺激,每次游泳完必須馬上用清水淋浴,沖去身上的氯水。汗水是最常見的刺激物,夏天外出時建議攜帶濕毛巾隨時按乾汗水,禁用濕紙巾。 林鼎智坦言:「最常見治療失敗的原因,是病人或家長因擔心藥物的副作用而中斷治療,尤其是兒科病人。」 事實上因新一代類固醇藥膏問世,藥物只有極微量會透過皮膚進入血液循環,不容易造成副作用,且受過專業訓練的醫師對於病人會精準選藥並調整劑量,用最少的暴露量來達到最大的療效。 更多其他話題內容:www.healthtodaynyc.com
顯示全部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