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use cookies to understand how you use our site and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This includes personalizing content and advertising. By continuing to use our site, you accept our use of Cookies, Privacy Policy Term of use.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0 views • April 13, 2023

健康生活情報站 小朋友晚睡 生長激素分泌減半

健康生活
健康生活
2023年4月12日 成長不僅要吃對營養,爸媽常會忽略睡眠的重要性,導致錯過寶貴成長期。台灣兒童專科醫師陳奕成表示,研究發現,太晚就寢恐使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減半,不利孩童發育。這說明,睡眠有助於兒童的生長發育,而缺乏睡眠則會對兒童的身體成長造成威脅。 陳奕成醫師解釋,人體在進入深層睡眠期後會分泌生長激素,進而帶動骨骼及肌肉組織成長。有國外研究指出,與晚上十點就寢的情況相比,淩晨兩點才入睡會使得生長激素分泌高峰大幅降低、僅剩一半的數值,提醒爸媽應更加重視睡眠的重要性,特別是小孩的快速成長期有限,不應受錯誤的生活作息所耽誤。醫師提醒,青春期前每年平均應該要長高四至六公分、青春期後平均最快每年可以增加八至十公分,父母可將此數值當成評估孩子是否成長落後的指標。 如何幫助孩子養成正確的睡眠習慣呢?陳奕成醫師以三大睡眠建議,提醒家長如何從日常作息把握成長期。 首先,要攝取鈣質、色胺酸等天然舒眠營養。要讓孩子更好睡,可以從吃對營養下手,例如鈣質,因為有安定神經、放松肌肉的作用,對於難以入睡的孩子來說有一定的穩定效果。另外,常見於乳品類、堅果類食物的「色胺酸」,為調節睡眠周期的重要荷爾蒙,是人體合成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的原料,建議從天然食物多攝取這些有助舒眠的營養素。 其次,要建立孩子睡前儀式,培養規律作息。建議在睡前的一至兩個小時可以培養規律的親子互動時間,像是八點去洗澡,九點開始說故事,九點半關燈、抱著娃娃並聊聊天,十點準時睡覺,通過每天固定作息建立睡前儀式,讓這些習慣成為制約孩子準時上床睡覺的情境。 最後,要避免光線、3C等睡前刺激。醫師分享,睡前玩太開心、接觸太多3C用品、睡覺環境光線太亮等因素,都容易使得孩童的神經接受過度刺激、處於亢奮狀態而難以入睡,建議爸媽應避免讓孩子睡前一小時使用電子產品、進行太激烈的活動或擺設過量的夜燈等,以幫助更順利入眠。 陳奕成醫師發文分享,無論是粉絲或來就診的爸媽,問起「成長要補充什麽?」一律都會建議先嘗試「多喝鮮奶」。除了有安定神經、放松肌肉作用的鈣質,以及調節睡眠周期重要賀爾蒙的色胺酸,能夠幫助孩子入眠以外,更可支持骨骼的健康和肌肉的成長,且鮮奶中含有多種必需氨基酸,這些氨基酸攝取後會轉化成生長因子並進一步調節生長激素的分泌。 陳奕成更引述最新的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數據,建議每天喝足兩杯鮮奶(一杯240mL),但七至十八歲兒少乳品類攝取不足一杯比例竟高達八成,顯示成長期孩子普遍有鈣、蛋白質等營養缺口。提醒家長每天都為孩子準備兩杯鮮奶,以保證孩子能夠得到充足的營養,更好地發展身體。同時,家長還應該注重孩子的睡眠質量,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舒適、溫馨愉悅的睡眠環境,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發育。 更多其他精彩話題內容:https://scalloped-capybara-acc.notion.site/Health-Today-718e21949e6245e9b2e4d0acc93ed0e4
Show All
Commen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