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使用cookie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體驗。 這包括個性化內容和廣告。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接受我們對以下內容的使用: Cookies, Privacy Policy Term of use.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314 觀看次數 • June 4, 2018

古時傢俬尺寸有規定 取其諧音寓意吉祥(上)

djy.hk
春秋時期的魯班,被後世尊稱為中國工匠師祖,不僅發明了多項建築工具。如雲梯、曲尺、鋸子等,其精細的工藝和規矩亦流傳於後世,並為後人尊崇和依從。其中,除了其生活經驗和智慧,當中所對應的文化意義亦對後世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和影響。 在《魯班經》中,對傢俬的尺寸有不同的規定,比如:「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其中,多取其諧音,寓意吉祥,也對應著中國的神傳文化。 「凳不離三」是指做長條木凳時,長度的末尾一般要帶一個「三」數,如二尺三、四尺三等。取自「桃園三結義」的典故,「三」有忠義的象徵,寓意坐在這條板凳上的都是兄弟和朋友。 「門不離五」是指農村做門時,無論大小寬窄,其尺寸末尾數一般離不開「五」,象徵「五福臨門」之意。五福分別為——「長壽」: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富貴」: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康寧」:身體健康而且心靈安寧;「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寬厚寧靜。「善終」:能預先知道自己的死期。 「床不離七」是指農村木匠用木匠尺量東西尺寸時,都會在末尾留上七,如二尺七寸、三尺七、四尺五寸七。不僅是尺寸,在床的結構上也離不開七。如穿樘是七根,床頭靠背也是七根。 「床不離七」的諧音是「床不離妻」,有夫妻同床偕老之意。還有一種寓意是有了這個「七」,期望睡在床上的人不用擔心獨自一人,可以找到人生的另一半。因此,還有「床不離半」的說法。 過去民間的雙人床也常見四尺二寸半,若是問起師傅,他必定回答:「床不離半(伴)嘛!討個綵頭,這是行家規矩。」因為「半」與「伴」諧音。(待續)
顯示全部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