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use cookies to understand how you use our site and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This includes personalizing content and advertising. By continuing to use our site, you accept our use of Cookies, Privacy Policy Term of use.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27 views • August 21, 2021

一份調查顯示,蘋果公司將在大陸的言論審查滲透到港台;研究人員呼籲,蘋果應該發布一份明確的行為準則

最近出版的一份報告發現,蘋果公司(Apple)在提供產品鐫刻服務時,會對涉及的中國政治人物、異見人士及其它一些政治相關的字詞進行審查。而且,這一狀況不僅限於中國大陸,在香港和台灣也有相似的審查機制。 「讓你的AirTag別具個性」——這是美國蘋果公司(Apple)的宣傳口號,它讓用戶在購買蘋果系列商品時,能在產品上鐫刻自己喜愛的文字、數字或表情符號。 8月18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公民實驗室(Citizen Lab)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發現,在中國,蘋果公司對政治相關詞語進行審查。當地顧客若希望在蘋果產品上鐫刻「最高領導人」、「新聞自由」、「人權」、「達賴」等文字,頁面就會以「請重新提交鐫刻信息」,不予核准。 公民實驗室發現,在中國共有至少1045個關鍵詞被屏蔽;部份審查規則還滲透到了港台地區,香港有542個,台灣則有397個關鍵詞不被允許。比如,香港用戶無法刻上「雙普選」、「新聞自由」等字詞;台灣用戶則無法輸入「法輪功」、「毛主席」等同樣在中國大陸被限制的詞彙。 對比之下,蘋果公司在日本、加拿大及美國等地的過濾詞彙約在170個到260個之間。 蘋果公司就此回應稱,該公司的系統是要「確保當地法律與風俗會得到尊重」。 公民實驗室的報告指出,隨著2017年中國《網絡安全法》的實施,科技公司就在中國市場面臨到「獨特的挑戰」。在香港,2020年《港區安全法》的頒布則讓言論監管更具不確定性。而在台灣,沒有任何法律、法規禁止用戶傳播在中國大陸具有政治敏感性的內容,但顯然蘋果公司還是自動啟動了審查機制。@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內文略有刪改)
Show All
Commen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