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use cookies to understand how you use our site and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This includes personalizing content and advertising. By continuing to use our site, you accept our use of Cookies, Privacy Policy Term of use.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0 views • January 26, 2023

健康生活情報站 防疫紫外燈殺菌 適當防護免眼疾

健康生活
健康生活
2023年1月26日 台灣案例:52歲男性大明(化名),今年5月某日半夜,因雙眼劇烈疼痛感從睡夢中痛醒,合併雙眼流淚、眼睛無法睜開,被家人緊急送醫診治,大明心想:「睡前明明都好好的!怎麼會這樣?」 台灣林育箮醫師詢問當天是否有從事電銲工作?大明表示没有,經進一步詢問,大明才想起白天在開著殺菌燈的房間內打掃大約一小時。 林育箮檢查大明雙眼後發現裸視視力剩0.7,裂隙燈檢查顯示雙眼結膜紅腫、角膜出現散布性點狀病灶,綜合其臨床表徵及紫外光的暴露史,診斷為雙眼光照性角結膜炎,經給予眼藥水、眼藥膏加上口服止痛藥治療,並進行預防眼部感染的衛教,後續門診追蹤無感染,角結膜的病灶復原良好,雙眼裸視視力也恢復至1.0。 林育箮表示:光照性角結膜炎除了劇烈疼痛、不適感以及視力下降外,若角膜病灶感染還會引發角膜潰瘍,嚴重的話甚至造成失明,必須妥善治療。因此做好眼睛防護非常重要,避免眼部暴露於紫外光,以預防光照性角結膜炎的發生。 ▲紫外光隱形危害,殺菌小心、別傷害到他人與自己! 紫外光依波長可分為UV-A(波長320至400nm)、UV-B(波長280至320nm)、UV-C(波長100至280nm),波長愈短,穿透力愈強,傷害性也越大。而紫外光照射眼部組織時,角膜會吸收大部分UV-C,而UV-A和UV-B則會穿透角膜組織達到水晶體或視網膜。 由於疫情,許多民眾會使用紫外線消毒燈來消毒滅菌,雖然紫外光消毒看似方便,但對於人體仍潛藏危險性!當紫外光暴露時間過長或是暴露能量過高,將對眼部,包含角膜、水晶體、視網膜等及皮膚造成危害,可能影響視力,甚至導致不可逆的傷害。 ▲光照性角結膜炎白天工作恐無症狀,卻常半夜痛醒! 林育箮醫師說明:「光照性角結膜炎」俗稱電銲眼,常見於從事電銲工作的人員而得名,是一種紫外光造成的角結膜傷害。紫外線在角膜的危害主要透過光化學反應,平均在接觸紫外光的6至12小時之後角膜上皮細胞脫落後開始出現症狀,典型症狀為雙眼疼痛、流淚、睜不開、甚至視力減退,因此病人常在半夜發作而需要至急診求診。 光照性角結膜炎的治療除了給予適當止痛外,也會給予抗生素及濕潤劑眼藥水或藥膏。一般而言,病人在3天內症狀將逐漸改善,期間要留意感染的發生並回眼科門診追蹤後續恢復狀況。 ▲疫後紫外線殺菌燈造成的光照性角膜炎有增加趨勢,預防勝於治療 林育箮醫師表示,生活中的紫外光無所不在,舉凡自然界中的太陽光直射、雪地的陽光反射,抑或是人工的紫外光,包括殺菌燈、烘碗機、電銲、高科技產業製程、牙科治療的光線等。過去光照性角結膜炎的原因以電焊為大宗,然而在當今疫情橫行的時代,殺菌燈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小覷。 根據台灣數據統計顯示:由於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民眾因消毒殺菌燈造成的光照性角結膜炎有增加趨勢,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底已收治24例。林醫師提醒:民眾在操作相關紫外線設備時,應做好適當的防護措施,避免直視或間接照射到眼部,以預防紫外光造成的眼部傷害。 更多其他話題內容:www.healthtodaynyc.com
Show All
Comment 0